首页 > 产业资讯 > 医疗 > 正文

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成立30周年之照片背后的故事3:环境更优 与投资区共成长

2019-10-16 21:37:31   来源:东方头条   评论:0

▲图为电力工人正在拉接电力管。30年来,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在软硬件方面,不断建设、改造、提升,为台商投资办厂兴业创造越来越好的创业环境。王进法/摄

1996年,桃园人詹昭榜来到厦门杏林,投资创建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这是杏林台商投资区又成功孕育的一家台资企业。

20多年过去了,詹昭榜退居二线,女儿詹淑芳接了班,一家三代都搬来集美生活、发展。从一片荒凉,到软硬件不断升级,在见证杏林台商投资区的投资环境越来越优化的同时,他们的事业也越做越大。

导报记者 李立宇 林静娴 实习生 黄彤/文

“荒地”到聚落硬件配套不断完善

“1994年,父亲詹昭榜应老朋友之邀,到杏林台商投资区来考察。父亲很快发现,这里有很多企业生产需要钢铁,却没有钢铁裁剪加工业。一家企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用的钢铁,一年下来可能就有五六千吨,既浪费资源,又抬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淑芳说,上世纪90年代,就铁板加工行业来说,台湾已有裁剪、冲压等很细的分工,父亲觉得这个行业在大陆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好,于是决定投资设厂。

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刚创建时,笔直的水泥马路对面,只有一家工厂,周边都是农田和几个小渔村,不光没有车子,甚至连路灯都没有。

2006年,詹淑芳从台湾铭传大学都市发展与数字研究所硕士毕业,应家人的要求来到厦门,在父亲的钢铁企业里任职。“相较于公司刚成立时,这里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詹淑芳回忆,那时的建筑已跟现在相差无几,路灯、信号灯都有了,周边的工厂多了,给人的感觉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荒凉。不过,这里仍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生活上不太方便,尤其下班后基本无处可去。

转眼间,十多年又过去了,从业务到管理再到财务,詹淑芳带领企业都做得有声有色,也成为了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事业。

在这十年间,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不断加大硬件投入,为台商营造越来越好的投资环境:附近盖起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地下排水管道持续改善,下雨天出门也不怕积水;银行网点越来越多,资金服务越来越方便;周边万科里等住宅小区不断兴建,配套较为高端的商铺、餐厅也多了起来,不仅有得玩,还有得吃,更能留得住人了……

在这期间,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的业务也不断拓展,仅生产车间面积就从最初的5亩,扩大到现在的15亩。

“脚步”更轻快补贴减免惠利企业

“土地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公司面积不可能无限扩大。”詹淑芳说,要进一步扩大产能,就只能在软件上下功夫。

一直以来,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的内部系统都在不断提升:引进并运用自动化设备,设备越来越快速,装在机器上的材料,几分钟就能剪几千片,操作越来越精细,可以量身定制;早期产品卖给客户,就是简单地根据对方的要求切割钢材,现在,詹淑芳则将自己的专长与公司的发展挂钩,融入文创概念,如将插画作品通过镭射切割的方式,把钢铁做成艺术品,提升传统加工制造业的价值,打造自己的钢铁家居品牌等。

不过,所有这些提升,无疑都需要财力支撑。为减轻台商的经济压力,杏林台商投资区前期推出了“两免三减半”、利润再投资退税等优惠政策;2012年,当时的集美区科技局,还为利税达到一定标准的台企,推出技能改造政策,当时企业购买或更新设备,就能申请10%到15%不等的资金补助;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正式全面推开,台商台企享受到更加实在的优惠……

有了这些补贴和优惠,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的提升之路走得轻快了不少,目前,60多名员工的公司,一年的生产总值已达到2个多亿。詹淑芳说,目前公司主要有裁剪、贸易、制管三个部分,未来他们计划把贸易的战线拉长,进一步拓展到华北与华中地区。

以“人”为根本辅导培训服务台商

在公司提升的道路上,除了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人员素质的提升也必不可少。詹淑芳说,在协助台商台企提升人员素质方面,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方面及相关部门可圈可点。

有关部门与专业机构合作,请来专家为企业人员开课指导,协助公司培训人才,与产、学、研等各界交流经验,强化产业竞争优势。据詹淑芳介绍,目前已经有开设品牌班、高阶管理人员培训班和领袖班等课程。其中,高阶管理人员培训班主要针对企业中的主管及以上级别的高阶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从管理层面提升企业的内驱动力;领袖班则主要针对企业总裁这一层级。

詹淑芳一直都有参加领袖班,在这里,她不仅能了解到最新的经营理念,发展思路,还能与其他企业精英互动,有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提出来,大家还会帮忙提建议、找办法。此外,领袖班还会组织大家到学员的企业参观学习、交流提高。詹淑芳说,通过在领袖班的学习,“真的受益匪浅”。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台企到厦门扎根,这里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台商二代”,甚至“台商三代”在这里的就学就业问题,一直是有关部门关心服务的重点。

对此,詹昭榜一家感触颇深。从1996年创建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至今,20多年过去了,詹昭榜一家三代都来到了厦门。詹昭榜退居二线,詹淑芳和妹妹、妹夫接过了父亲肩上的重任,继续带领富全钢铁奋力前行。詹淑芳的儿子、女儿加上妹妹的孩子,3个孩子也都来到厦门,并在集美区的公立小学曾营小学就读。

对于这一点,詹淑芳非常感谢。市区两级政府非常关心台商子女的就学问题。自2002年启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7年的“一站式”现场办公,为在厦台商(台胞)子女提供高效便捷的就学服务,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后顾之忧,让在厦台商(台胞)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生产与发展中去。

  责任编辑:

今日推荐

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详细]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京举行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详细]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2.09)

天天学习金色九月,喜迎丰收。9月,一个个瞬间令人难忘: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决定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出席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颁发命令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出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