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晚间,蓝光发展(600466.SH)发布了 2019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1-9 月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9.38 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 77%;同期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将增加 8.6 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 71%。
受此消息的刺激,该公司的股价在 10 月 16 日高开 0.71% 后快速上涨,盘中涨幅一度达到了 5.37%,此后其股价遭遇回落。截至今日收盘,该股最终上涨 1.13%,报收 7.15 元 / 股,全天成交了 3.13 亿元,最新总市值为 215.21 亿元。
另外,该公司的股价在近几日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从 10 月初到现在已经上涨了 18.97%。
资料显示,蓝光发展于 2015 年借壳迪康药业实现上市,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人居蓝光、生命蓝光两大板块,其中人居蓝光以地产金融、物业服务为主;生命蓝光以 "3D 生物打印 + 生物医药 " 为创新支柱产业。
从 2019 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房地产开发业务贡献的营收在营业总收入中的占比超过了 90%,是公司最重要的业务,而医药、3D 生物打印、现代服务业等业务板块实现的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较小。
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为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铿。
业绩预增公告显示,该公司 2019 年 1-9 月业绩增加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经营规模的逐年扩大,使得公司房地产项目在报告期的结转收入增加;同时公司为提升房地产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已实现了全国化的战略布局、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和产品改善升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实际上,在借壳迪康药业实现上市以后,蓝光发展的整体业绩一直还不错。
数据显示,2015 年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75.98 亿元、213.29 亿元、245.53 亿元、308.21 亿元、145.3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89%、21.2%、15.12%、25.53%、81.51%。
各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8.05 亿元、8.96 亿元、13.66 亿元、22.24 亿元、12.6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51%、11.28%、52.49%、62.91%、104.48%。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蓝光发展的业绩在大幅增长,但是该公司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在 2018 年没有完全实现其年初的目标。
据悉,该公司在去年年初定下了房地产开发业务的销售金额要达到 800 亿至 1000 亿的合同销售目标,但最终的年报却显示,2018 年蓝光发展的销售金额仅为 855 亿,增速也从 2017 年的 93% 下降到了去年的 47%。
而 2019 年半年报则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面积 514.8 万平方米,同比上升 33.99%;销售金额为 465.3 亿元,同比上升 12.46%。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力发展房地产开发业务外,蓝光发展在 2019 年适时开启了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的计划,而这也是该公司全面发力多元业务的一个重要环节。
据悉,此次分拆去港股上市的子公司为迪康药业以及嘉宝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迪康药业是以制药为主,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药品营销等纵向一体化发展的企业。公司拥有药品及医疗器械注册批件 360 个,拥有商标 198 项、专利 31 项、著作权 8 项。
2019 年上半年,该公司创新药领域首个 1 类创新药 DDCI-01 签约落地,该品种拥有境内外专利,可用于两个病种适应症,预计年内进入 1 期临床试验;仿制药领域通过收购方式成功取得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两个品种的生产批件(均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自研品种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成功取得生产批件。
据蓝光发展 2019 年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迪康药业营业收入 4.81 亿元,同期净利润为 6209.17 万元。
而嘉宝股份成立于 2000 年,主营业务是为住宅、商业、写字楼、工业园区等业态社区和项目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物业服务等,已进驻全国 69 个城市,在管项目 400 余个,在 2019 中国物业服务百强名单中位列第 11 位。
该公司曾于 2015 年底再新三板挂牌交易,但是在 2018 年 7 月 26 日已经摘牌了。今年 10 月份,蓝光发展曾发布公告称,嘉宝股份递交的公开发行 H 股股票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得联交所 " 原则上同意 "。这也意味着嘉宝股份在 H 股上市的事宜获得了新的进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嘉宝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9.33 亿元,同期的净利润为 1.87 亿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下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已经远不如之前的十几年,蓝光发展的业绩虽然还不错,但是向多元化业务转型也是符合潮流的做法。究竟这两家被寄予厚望的子公司能否担起重任则需要时间去验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