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天钰
图|来源网络
随着车企9月销量纷纷出炉,有意被忽略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淹没在一片『环比增长』的报喜声中。风水轮流转,几个月前,在这难捱的车市寒冬之中,新能源汽车及其不断蹿升的销量红线,曾是不少车企的信心『支柱』,甚至是『救命稻草』。而在6月补贴退坡的拐点到来之后,一切都发生了逆转。
据中汽协统计,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万辆,同比减少4.7%,出现近年来单月销量首次负增长。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单月降幅继续扩大至12.1%。
尽管大家硬撑着不涨价,但从目前已知的数据来看,部分车企9月的新能源车销量仍在加速走下坡路,这一形势也让北汽新能源和比亚迪这两大新能源头部选手压力倍增。
官方披露的销量快报显示,9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1万辆,同比下滑13.4%,在维持了连续3个月的正增长后,单月销量再度出现负增长。1-9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售9.8万辆,同比增长20.5%。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北汽新能源一直在减产,单月减产率高于50%。截至9月底北汽新能源累计产量已同比减少63.3%。
8月底,北汽集团宣布将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旗下的主要产品品牌及相关研发生产资源进行清理整合,同时两家营销公司也整合成立北汽营销业务委员会,开创新销售模式。
日前,车壹条在走访线下时发现,在渠道方面,目前实现销售资源共享的网点数仍然较少,有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车壹条,尚未接到相关通知。可见具体的整合措施仍在『酝酿』当中。
据悉,10月中下旬,北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整合后共同推出的新品牌BEIJING将正式发布,届时,新品牌下首款车型EU7 也将正式上市,这一产品也被北汽视作品牌向上的关键之作。
相比之下,比亚迪当月销量虽然继续领跑,但增速却出现『腰斩』。9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实现1.3万辆,同比下滑51%,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1-9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18.5万辆,同比增长37.4%。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新上市的宋PRO等产品的共同拉动下,比亚迪的燃油板块今年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当月燃油车销量实现2.7万辆,同比增长35%。1-9月,比亚迪燃油车累计销售14.3万辆,同比下滑31.22%,降幅收窄。
另一个好消息是,车壹条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比亚迪拟将旗下优质资产IGBT业务拆分上市,或将登陆科创板。作为除电池外成本第二高的零部件,IGBT业务的分拆上市将为比亚迪继续『开源』。
就销量而言,面对后继者的来势汹汹,这两家头部企业的地位并非无可撼动。9月,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实现销量8765辆,1-9月累计销量达7.9万辆,同比增长83.2%。同月,上市不满一年的长城欧拉销售1877辆,环比增长53.22%,1-9月累计销售3.2万辆。
在8月新能源单车型销量排名中,宝骏E100以8698辆的销量成绩超过北汽新能源EU系列和比亚迪元EV,问鼎当月销量冠军的宝座。位于新造车企业阵营中的蔚来ES6,也以2336辆的成绩跻身8月份新能源车型销量第八名。
与此同时,主攻混动领域的合资品牌也频频上攻。除了多月霸占车型月销量第五名的宝马5系PHEV,9月广汽本田雅阁混动版的单月销量也超过了5000辆。比亚迪与北汽新能源在如今的位置上还能坐多久,尚未可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政策调整与市场真实需求释放的新市场环境中,新能源车企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
从蔚来汽车亮起『1美元退市』红灯、拜腾购买一汽资质付款逾期,到近日传言称上海新能源汽车展因『30多家新能源车企倒闭』、『10多家嫌贵不参展』延期至2020年等诸多不利消息的频发,可以明显感受到,相比于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加速洗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淘汰赛似乎来得更加猛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