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比较关注科技新闻的朋友,对于韩国和日本企业在半导体方面的争纷一定有所了解。在不久之前,日本方面实行相关政策,禁止日本企业为韩国半导体原材料之后,使得韩国半导体企业一度陷入了困境。即便是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巨头,三星多次派出代表与日本企业进行协商无果之后,将希望寄托在了中国供应商之上。据了解,目前三星正在对中国供应商的原材料进行调研和适配。
由此可见,三星的这一系列行为很明显就是计划使用中国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来代替日产半导体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也有美国地区的半导体企业向三星伸出过“援手”并且建议三星采用其转手过来的日产半导体材料,但最终还是被三星给拒绝。至于拒绝的原因三星并未进行说明,但不排除美国企业企图在三星身处困境大捞一把的可能。
据了解,目前三星在近日已经联系了中国的滨化集团,并且将得对滨化集团所生产的氟化氢进行调试,一旦调试成功,那么滨化集团将会代替日本供应商为三星提供氟化氢的供应。除了三星之外,另一家韩国半导体企业-海力士同样也要求零部件使用中国供应商的设备和材料,不再对日本企业进行进口。
显而易见,在日本限制了对韩国的半导体原料出口一事,严重的影响到了韩国企业的业务开展,所以为了不让公司陷入困境,三星和海力士才会积极寻找中国企业进行合作,毕竟倘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寻找到相应的替代品,那么将会对韩国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我为何这么说?
要知道,半导体产业对韩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相关数据的显示,在2018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达到了1281.5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额达到了857.5亿美元,占比高达66%,由此可见韩国半导体行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过,在今年7月,韩国半导体出口占比减少11%,而这也是韩国半导体产业对华出口连续第8个月呈现下滑趋势。
不仅仅只是我国对于韩国半导体的依赖程度急速下降,对三星手机的喜爱程度也呈现出了不断减少的趋势。据了解,随着国产手机的不断崛起,三星手机业务在中国仅剩下了不到0.7%。所以对于三星而言,在手机无法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情况下,假若半导体行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那么三星想要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保持霸主地位并非容易之事。
所以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之下,三星在被日本限制提供半导体原材料的情况下,除了向中国供应商示好这一个办法,毕竟这样一来也可以在解决原料问题的同时,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可是如意算盘虽然打得好,但是否能成功就另一码事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