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蔚来股价会跌破2美元,更不知道此时的蔚来是否已触底。
北京时间9月25日晚,蔚来重启投资者电话会。沟通中,蔚来做了两件事:一是澄清亏损,李斌说,到今年6月份的时候,蔚来non-GAAP亏损大概在220亿人民币,而非媒体盛传的400亿。二是表明信心,李斌坚信蔚来作为中国唯一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能获得更多投资人的资金。
究竟哪一会计准则下的蔚来更真实,吃瓜群众无从得知,但仅从延迟的二季度财报、反复的投资者电话会就能看出,蔚来过得并不好。事实也是如此,数据显示,当季蔚来净亏损超32亿元,环比增长25.2%,亏损进一步扩大。
或许是急于辩驳,蔚来CFO谢东萤在电话会中强调,蔚来不可能再出现30多亿元的季度亏损,接下来肯定会明显改善。在财报预计中,蔚来也指出第三季度将交付新车4200-4400台,环比增长20%左右,预计总收入同样将环比增加约5.6%-10.3%。
可头条君坚信,不管是220亿还是400亿,三四季度蔚来亏损缩小与否,蔚来都会成为被批判的对象。逆境之下的财务业绩,舆论从来只关注何时有融资,何时能盈利,又或何时会倒下。
曾豪言“坚决不能死在钱上”的李斌,会因为钱而让蔚来倒下吗?
从资本上看,蔚来还没到“触底”倒闭的地步,因为TA还有周旋的余地。财报和电话会中,蔚来已披露不少开源节流的举措。开源方面,且不算此前披露至今仍未落地的亦庄国投百亿融资,蔚来新一轮2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算是解决燃眉之急,而易车私有化也被外界看作李斌套现“输血”蔚来的举动。节流上,谢东萤在电话会中在此提及,将在10月底裁员至7800人。同时,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也成为蔚来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成本、NIO HOUSE/NIO SPACE等方面。
至于后续融资,谢东萤在电话会中透露,蔚来在中国目前的融资计划正处于积极的进程中。更为关键的是,从始至终,李斌对获得足够资金支持这件事都保持着充分信心。即便是上市之后股价腰斩,哪怕近期一度跌破2美元,李斌仍然坚称:“我们有信心获得更多投资人的资金。”相信只要翻开李斌发家史,细数易车、摩拜、易鑫等,就很难再去怀疑他的融资能力。
不过,蔚来要活着走到李斌所谓的“决赛圈”还需要大量资金。对此,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曾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给了一个简单估算:差不多需要30亿美金。要在产业寒冬、资本寒冬之下融资30亿美元,或许,这会让李斌的融资能力有一个具体“分值”。
从蔚来的商业价值上来看,蔚来同样没有“触底”,因为他还在给国内汽车行业带来一些改变。目前,蔚来给行业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用户思维,NIO HOUSE、NIO POWER的服务理念也被诸多传统车企借鉴,这家创立5年的企业正尝试一条全新的成长路径。
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奔驰、宝马已经证明,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一个他们那样的超级品牌需要100年时间。吉利、长城的诸多举动也证明,中国汽车企业要成长为一家成功的全球车企,需要长期积累与海量资本,更需要在后续数十年里继续无休止的折腾。
蔚来能证明什么?还是未知。至今还没人能说清楚蔚来的商业模式究竟是怎样的,提到盈利,李斌在公开回应中说的永远是提升运营效率、提升新车销售,最多谈及下一代产品。如果真是这样,蔚来和做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有何两样?TA甚至还不及传统车企的体系完整、资本雄厚。
蔚来的商业价值究竟在何时可以看清,蔚来的商业模式走到哪儿了?答案或许还是在用户。创业之初,李斌在不同场合经常提到一句话:选择相信人性美好的一面。与之相对应的,是蔚来“傻傻的对用户好”,从线上到线下、从销售到售后,其服务质量都令用户与行业刮目。久而久之,蔚来APP成为了一座攻不破孤岛,在那里,质疑和反对的意见几乎得不到声援。在那里,李斌得到了一群“傻傻的对蔚来好”的用户。
如今,随着用户心理和消费观念改变,蔚来用户已经开始展现出普通汽车用户不同的一面。就在近期,蔚来首个合作建立的超充桩在西安落成,“蔚来加电合伙人”已经成为车主能够选择和争取的身份。从车主到“合伙人”,汽车厂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正悄然变化。很难想象,也很难预计,这种变化最终会产生怎样的商业价值,催生何种新的商业模式。给人留下悬念的,还有李斌此前设立的蔚来用户信托基金,至今公众也没有完全看清这份基金的真实目的与作用。
谜底还在李斌手里。尽管站在传统车企的角度看,仍处亏损的蔚来犯错无数,甚至是千疮百孔,但换一个维度审视,这家成立5年的企业,已经踉踉跄跄走出探索第一步,围绕用户所进行的社区运营、线下活动、展厅建设、服务体系等带来新意无数。过去五年的对错已经不那么重要,眼前的生死成为阻扰蔚来实现构想的最大威胁,但愿李斌还有继续凝视人性深渊的勇气,以及机会。
北京时间9月27日早,美股平开低走,蔚来股价创新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