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1日讯(记者杨威)9月20日,以“培育优势产业品牌集群,打造国际知名集群品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集群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据主办方介绍,我国已先后成立中国竹藤、中国焦煤、中国电力等共30个品牌集群,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优势逐步显现。
“品牌已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20%的知名品牌拥有80%的市场份额,全球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我国虽处于质量经济阶段,但品牌消费已成为当前市场消费的时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289)主席顾问组主席刘平均就品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此次论坛主办方指出,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竞争形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升级以集群力量参与全球竞争。
主办方认为,从产业集群发展规律来看,绝大部分产业集群最先以少数企业为主,随着内生动力和环境资源,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在需求拉动下企业之间良好互动,最后形成一般性产业集群,并通过结构调整、政府推动,获得市场及消费者认同,成为产业集群品牌。
“品牌集群是若干个品牌形成的产业集群,集群品牌是很多企业最后汇总到一个品牌。这两个主体不一样。”南开大学教授杜建刚在本次会议上指出,品牌集群和集群品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品牌集群不一定能形成合力,而集群品牌则是一个主体目标。
如何打造产业集群品牌,杜建刚表示,各个集群品牌肩负重任,需要负责整合各级政府、媒体资源,包括企业资源,形成合力助推集群品牌走向全球,提升国际影响力。
此外,第二届中国集群品牌论坛还成立了涉及纺织服装服饰、休闲食品、珠宝玉石首饰等第四批品牌集群。据主办方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成立中国竹藤、中国焦煤、中国电力等共30个品牌集群,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优势逐步显现。
据了解,本届论坛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国际竹藤中心、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共同主办,着重解读集群品牌新概念解读、国内外经济发展新竞争现状、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等“六新议题”。
来源: 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