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合肥全市主要经济发展目标考核结果中,安徽巢湖经开区经济运行综合考核自今年一季度排名市管四大开发区第一位以来,继续一马当先,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技改投资、服务业增加值、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4项指标增速(提高百分点)位居全市首位,工业投资、进出口增速、建筑业增加值3项指标增速位居四大开发区首位。
如今,通过推动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政策规划向新兴产业倾斜,安巢经开区产业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区域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腾笼换鸟” 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一边是项目签约时的喜悦,一边是项目等地的焦灼;一边是半死不活的“僵尸企业”,一边是亟待产业升级的园区……当土地供需紧张、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一系列难题充斥各地工业园区时,安巢经开区寻找到一把“金钥匙”。开发区管委会梳理出区内所有僵尸企业和低效利用土地,专题研究,拿出解决方案,党工委班子成员各负责几家企业,深入调研,找准症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引进招商项目,让闲置厂房重新得到有效利用,盘活僵尸企业,同时大大缩短招商项目的建设、投产进程,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走进合肥贝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对模具进行小批量生产。这座位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金山路的标准厂房,原本是由两家服装企业经营使用,2017年随着传统产业淘汰而相继关闭。去年3月,该区利用此处闲置厂房,引进了贝禹智能穿戴设备项目。“试生产两个月以来,公司产值已达1000多万元,预计今年可贡献税收800万元。”合肥贝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坚表示,现有厂房加快了项目落地投产。
(合肥贝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
不仅如此,该区还利用合肥圣三松冷热技术有限公司闲置厂房,引进了中航新材气凝胶生产项目和华清3D玻璃研发制造项目;利用广通汽车引进了美国悍马纯电动汽车,自签约起不到一个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外方认证和车辆下线;利用未名立森的厂房,引进华熙生物玻新一代尿酸终端产品生产并已投产;租赁金业电工企业的厂房,引进中科院中合煤气化项目,实现年缴纳税收1500万元;租赁神功机械引进双骏智能工业装备智能制造设备和生产线项目,预计今年实现产值1亿元;利用诚信投资公司的原希安琦厂房,引进中显智能机器人项目,预计今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它们有个共同特点——都是腾笼引“凤”项目。
“现在是以亩均效益论‘英雄’的时代,我们利用闲置用地、闲置厂房招商,不仅能够盘活存量提升增量,探索园区‘二次开发’模式,还可以通过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加快‘腾笼换鸟’。”安巢经开区经贸局副局长吴飞说。
托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定位,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快推进投产企业引入战略伙伴,促使“老树发新枝”。仅去年,该区就通过招强引优,将18家闲置厂房重新高效利用,共引进项目18个,其中12个已经投产,3家当年纳入规上企业。
招大引强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发动招商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一段时间以来,安巢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进入“小高潮”。
今年5月,安巢经开区签约开工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超600亿元,其中包括来自上海的青浦工业园,曾任职于贝尔实验室的团队专门为AR领域研发制造的显示屏项目,新三板上市企业投建的数字硅谷产业园,“盒马生鲜”物流配送结算平台项目,恒大水世界等,项目主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建成后将产生较强的产业带动效应和经济社会效益。
“按照产业规划,开发区将重点项目集中安置于合巢产业新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在‘腾笼换鸟’过程中,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吴飞介绍道。
投资76亿元的融捷新能源电池循环经济系列项目、11亿元的皖维光学膜系列项目、5.5亿元的欧康诺芯片测试研发及生产项目……以“招大引强”为目标,一批行业龙头、知名民企投资项目相继入驻安巢经开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中流砥柱。
(融捷集团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产业园项目鸟瞰效果图)
今年上半年,该区累计实现GDP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2.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4%;招商引资总量增长12.5%。
作为合肥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安巢经开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不仅促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同时,立足产业平台建设,加速特色产业强链补链,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政策加码 激活企业创新原动力
安巢经开区历来重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培养。近年来,该区强化政策联动,筑巢引凤,营造产业转型发展生态圈。
立足“合芜马宁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安巢经开区锁定园区发展战略定位和产业体系布局目标,围绕省、市相关政策,出台“扶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民营经济“10条”、人才政策、财政金融等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战新产业为例,今年5月,安巢经开区印发《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政策》),其中明确加快培育战新产业:对当年获得省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资金支持的项目,区财政给予最高层级奖补资金25%配套奖励;对当年认定省级、市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区财政给予最高层级奖补资金25%配套奖励;对当年首次认定的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补。
此外,《政策》还在支持企业做强做优、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战新产业、支持企业技改升级等方面进行明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开发区不仅在硬件投入和环境改善上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让来此地发展者宜居宜业,而且在软环境和实质性的支持上给企业更多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在工厂建设、各项审批、证照办理等阶段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服务。”谈到安巢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合肥融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说,该区切实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诉求,给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有力的发展氛围。
转型路上开“新花”,产业升级结硕果。如今,安巢经开区招商引资呈现增长较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为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放眼未来,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安巢经开区将加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引进高端人才和重大项目,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